浪涌保护器的t1级和t2级的区别

发布时间:


浪涌保护器的T1级和T2级是根据其性能参数及试验要求划分的等级,代表了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保护能力。以下是天盾雷电的详细说明:


一、标准依据

根据《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》(GB50057-2010)及国际标准IEC 61643-11的规定:

  • T1级浪涌保护器适用于建筑物电源系统的第一级保护,主要用于泄放直接雷击能量。
  • T2级浪涌保护器适用于建筑物电源系统的第二级保护,主要用于限制雷击或电涌感应带来的过电压幅值。


二、T1和T2级浪涌保护器的区别

特性 T1级浪涌保护器 T2级浪涌保护器
试验要求 经受I级试验要求,承受10/350μs波形冲击电流 经受II级试验要求,承受8/20μs波形感应放电电流
波形描述 10/350μs波形,模拟直接雷击电流 8/20μs波形,模拟感应雷电流
承受能量 能承受高能量,适合泄放直击雷大电流 能承受中等能量,适合限制感应雷的过电压幅值
应用场景 安装于建筑物总配电箱或电源进线处 安装于建筑物分配电箱或用电设备前端
典型放电电流范围 Iimp ≥ 12.5kA(10/350μs冲击电流) In ≤ 40kA(8/20μs感应电流)
电压保护水平 (Up) 小于或等于2.5kV 一般在1.5kV左右,具体根据设备耐压要求而定
能量承受比 能量大,10/350μs波形能量约为8/20μs波形的17.5倍 能量相对较小,适合后级设备的二次保护


三、典型应用场景

  1. T1级浪涌保护器:

    • 应用于LPZ0与LPZ1(雷电防护区)交界处,即建筑物供电的总配电柜或电源引入点。
    • 主要用于抵御直击雷或强感应雷电流,泄放高能量雷击能量,减少雷击对建筑物及内部电源线路的破坏。
    • 典型场合:工业建筑、高雷暴地区、变电站等。
  2. T2级浪涌保护器:

    • 应用于LPZ1与LPZ2(雷电防护区)交界处,即配电分路或重要设备电源前端。
    • 主要用于进一步限制感应雷电流,降低残余电压,保护精密用电设备。
    • 典型场合:办公室、数据中心、家庭等。


四、10/350μs与8/20μs波形的区别

  • 10/350μs波形

    • 模拟直接雷击时电流的真实形态。
    • 持续时间较长,能量极大。
    • 常用于一级防雷试验。
  • 8/20μs波形

    • 模拟感应雷或雷电电涌的形态。
    • 持续时间短,能量较小。
    • 常用于二级及以下防雷试验。


  • T1级浪涌保护器专为抵御高能量雷击设计,主要用于第一道防线
  • T2级浪涌保护器则为降低过电压幅值,保护设备而设计,适合作为第二道防线
  • 在实际应用中,通常需要多级保护器的联合使用,以实现全面的雷电防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