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电位升高的防护措施

发布时间:

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地区,接地系统承受的雷电流会导致地电位瞬时升高,形成地电位反击现象。这种反击不仅对通信、电力、自动化等系统构成严重威胁,甚至可能导致设备击穿、信号中断、系统瘫痪。针对地电位反击与地电位升高造成的危害,现代防雷系统应采取如下系统化防护措施:





地电位升高的防护措施



01
设置地电位反击抑制器

地闪回击保护箱(地电位反击抑制器)是目前应对地电位突升的关键设备。其采用高阻抗纳米材料技术,对雷电电涌脉冲形成阻断,同时通过泄放单元将电流引入接地装置,防止雷电流通过地网反向侵入设备。

02
实施“三地分离”接地方案

合理规划接地系统结构,实施防雷地、工作地、保护地分组设计,有助于减小地电位间的耦合干扰,避免雷电能量在系统中横向传播。特别是在关键场所,建议采用分区域接地加等电位连接的方式,提升整体电磁兼容性。

03
引入智能监测技术
通过智能监测对地闪回击保护装置运行状态、接地状态、地闪回击反击次数、能量、温度变化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控,能够在地电位异常发生前实现预警和动态调整。
04
优化接地结构

在部分地质条件差、接地电阻难以满足标准的场所,可通过地闪回击保护箱等新型装置优化系统结构,降低对传统大体积接地网的依赖。

05
构建闭环防护,防雷系统协同运行
完善的雷电防护系统不仅需要外部防雷措施和内部防雷措施,构建完善的直接雷防护、接地地网系统、屏蔽、等电位连接、安装合适的浪涌保护器等,还需要考虑针对地电位升高的防护措施协同进行。地闪回击保护箱作为重要防御装置,与其他防雷措施形成综合系统保护方案,实现从外向内、从天到地的全链路屏障,构建真正意义上的防雷“闭环”。


地电位升高是雷电防护中不可忽视的隐患。只有在系统架构、设备配置、实时监测与接地策略等方面形成合力,才能从源头上降低反击风险,为关键基础设施构建更加可靠的安全底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