浪涌电压保护器作用和原理详解

发布时间:

浪涌电压保护器作用和原理详解

浪涌的定义及来源

浪涌(Surge),又称电涌或突波,是指瞬间超出稳定值的电压或电流峰值,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:

  1. 浪涌电压:短时间内突增的电压。
  2. 浪涌电流:短时间内突增的电流。
浪涌的主要来源
  1. 外部原因(雷电)
    • 雷电击中供电系统或其附近,产生雷击过电压,通过线路传导或感应对设备造成威胁。
  2. 内部原因(电气设备操作)
    • 电气设备的启停、短路故障、负载切换等会在供电系统中引起瞬时的过电压或过电流。

浪涌的特点

  • 时间短:雷电过电压通常在微秒级,电气设备操作过电压通常在毫秒级。
  • 能量大:瞬时电压和电流极高,可能造成设备绝缘击穿、线路损坏或设备失灵。


浪涌保护器(SPD)的作用

浪涌保护器是一种保护装置,其核心功能是:

  1. 限制过电压:将过高的电压限制在设备可承受的范围内。
  2. 泄放浪涌电流:将过大的浪涌电流引入大地,防止其进入设备。
  3. 保护设备安全:防止浪涌造成的设备损坏或失效。

浪涌保护器的常见应用包括:

  • 供电线路保护
  • 通讯线路保护
  • 电子设备和仪器仪表的浪涌防护


浪涌保护器的工作原理

浪涌保护器与被保护设备并联连接,通过核心非线性元件的特性,实现分流和限压的功能。

基本工作流程
  1. 正常电压时
    • 浪涌保护器的阻抗很高(兆欧级),几乎相当于断路,电流不通过它。
  2. 发生浪涌时
    • 浪涌保护器的阻抗迅速下降至几欧姆,浪涌电流被引导通过浪涌保护器流向大地。
    • 同时,保护器的低阻抗使其两端电压较低,从而保护并联的设备免受高压冲击。
泄流和限压效果
  • 泄流:通过导通浪涌电流,将其引入地线。
  • 限压:通过低阻抗限制设备两端的电压在安全范围内。


浪涌保护器的类型及核心元件

浪涌保护器主要分为两类,根据核心非线性元件的不同,其工作原理稍有差异:

  1. 开关型浪涌保护器

    • 核心元件:放电间隙。
    • 工作原理:在正常状态下,放电间隙具有很高的绝缘强度,阻止电流流过;在浪涌电压超过击穿电压时,间隙击穿导通,将电流引入地。
    • 特点:耐高压能力强,适合用于高能量浪涌防护(如雷电防护)。
  2. 限压型浪涌保护器

    • 核心元件:压敏电阻。
    • 工作原理:正常状态下,压敏电阻阻抗很高;当电压达到一定值时,阻抗急剧下降,吸收浪涌电流并限制电压。
    • 特点:响应速度快,适合低电压设备的精细防护。


浪涌保护器通过其核心的非线性元件,在正常情况下保持高阻抗;在浪涌发生时迅速导通泄流,并限制电压在安全范围内,从而有效保护设备免受雷击和电涌的损害。选择合适的浪涌保护器,可以极大提高供电系统和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。